《珠江三角洲快递服务发展规划(2010—2013)》
本报记者昨日获悉,《规划》明确将推动珠三角地区快递服务的一体化、协同化和国际化为主要目标之一,同时将优化快递资源配置、建设重点城市、区域的快递网络布局作为重点工程,未来5年,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东莞三座重点城市有望建设成为快递服务网络枢纽。
快递配送服务市场需求旺盛
根据《规划》,广州、深圳将成为华南地区快递服务中心城市,白云机场、宝安机场也将建设成为珠三角地区快递服务重要航空港,而东莞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公路交通将成为区域内重要的中转中心。
记者了解到,《规划》提出建设广州、深圳为华南地区快递服务中枢城市、快件集散地、快递服务信息中心;将东莞建设成为珠三角地区快件集散地、分拣中转中心;而区域内佛山、珠海、中山、惠州、肇庆、江门则定位为快递服务省内一级转运中心。
目前,珠三角地区交通运输和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区域内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条件便利,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为快递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此外,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外商投资企业众多,云集着数十万港澳台同胞,快递配送服务市场需求也十分旺盛。数据显示,2008年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完成业务收入达70亿元,快递业务量超过2.8亿件,占全国的1/6以上,而未来5年,珠三角地区GDP将以高于年均7.7%的速度增长,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将大幅拉动快递市场发展。
接近《规划》的邮政行业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希望能够充分利用上述城市快递服务节点的枢纽作用,依托公路、水路、轨道交通以及航空运输,建立快递服务中转场站,在枢纽布局中纳入快递服务流转功能区,实现珠三角地区快递服务的“枢纽中转一体化”与“交通运输一体化”。
辐射台港澳地区
记者昨日还获知,在上报国家邮政局的送审稿中,《规划》圈定的大致范围是,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环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地区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这意味着《规划》将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开放格局也作为珠三角快递服务未来发展的主线之一。
相关专家认为,这一地理定位将为毗邻港澳和东南亚的珠三角地区发展外向型快递服务提供便利。据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快递业务收入中40%以上是国际及港澳台业务,外向型快递服务特点显著,随着CEPA的签订以及广东与东盟《合作备忘录》的签署,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合作的地缘优势进一步显现。
《规划》提出,要借助CEPA的深入实施和服务业扩大,对港澳开放在广东先行先试,加强粤港澳快递服务合作;要以对台“大三通”为契机,加强与中国台湾快件往来的通道建设,还要充分利用中国与东盟共建自由贸易区的机会,实施快递服务“东盟开拓战略”,构建快递服务发展的外围合作平台。
本报记者获知,国家邮政局还希望珠三角地区能够试点率先建立“粤港澳台邮件快捷通道工程”,优化珠三地区快递监管中心的总体布局,对广州、深圳、珠海、江门、汕头、湛江等重点通关口岸建立统一的快件监管中心,在确保寄递物品安全的同时,提高通关速度;并且,支持有条件的快递企业开展对台直航包机,推进粤台快件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