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令汕头货运业“风生水起”
本报讯(记者林馥盛实习生郭媛)物流业是现代产业经济的“晴雨表”。近年来,随着汕头经济升温以及区域优势的逐步显现,汕头物流业“风生水起”,海陆空“并进”,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据悉,目前汕头拥有一批专业和综合的码头泊位,公路交通纵横交错,以大型运输场站为枢纽的海陆空主体运输网络形成,运输能力初具规模,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同时,由光缆、卫星、微波通信和有线电视光纤网络构成的现代化的基础通信网络,为汕头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技术条件。记者从市运管中心了解到,目前中心城区有道路货运企业528家,其中专业从事货物运输企业193家,货运代理、中转、仓储、搬运装卸等运输服务企业335家,共有集装箱运输车辆1000辆,其中75%左右的车辆从事港口集装箱货物的接驳业务。据了解,仅中心城区的西交货场、金侨货场、公路主枢纽物流货场2008年吞吐量就接近180万吨。
在市区黄河路、乐山路等路段,记者看到大大小小的汽车货运公司一家接一家,生意红火。一位搬运工告诉记者,每天这些车辆都专线往返于汕头中心城区、广州、佛山、南海、东莞、澄海、峡山、两英、陈店、流沙等地。作为粤东最大汽车货物运输市场———西交货运站,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货运站内大大小小货运企业132家,每天装卸货物4千余吨,车次500多辆,主要运输食品、机械、日用品、电器、药品等货物,经营线路分布全国各省市,国内最远到达西藏、新疆、青海等省份,国外甚至远达中东的迪拜。
目前汕头已成物流巨头兵家必争之地,广州大顺发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岳桂全告诉记者:“汕头货运市场发展规范,货源充足,我们考虑下半年在汕头火车站每天发送两个车皮,直接通过铁路将汕货发往全国各地。”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吸引了不少全国知名物流企业落户汕头,德邦物流的负责人郑伟强告诉记者,公司2007年底才在汕头成立营业部的,但发展十分快速,目前粤东地区建立了5个网点,其中在汕头就设立了3个,每月的货运量已经比周边的厦门、福州等地要好得多。“汕头的辐射面非常广,粤东的货源几乎都是从汕头进出,公司现有这几个网点都应付不过来了。”郑伟强表示。
作为物流链重要一环,航空货运有着其他运输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汕头机场货物运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2008年,汕头机场公司货物和邮件吞吐量达到8492吨;今年前五个月,货邮吞吐量达到3487吨,折射出汕头加快发展的喜人变化。机场货运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汕头空港国内出港货物以虾、蟹、鱼等时效性较强的海鲜产品打主线,这类货物季节性比较明显,服装、电器、印刷品、包装材料、节日用品、食品等货物也较多,货物流向主要是上海、北京等地,进港国际货物以鲜活、冻品等时效性较强的货物和电子产品、药品、电器、机器配件、设备等价值较高的货物为主,随着汕头外向型经济的日益壮大,国际货运呈现出较快增长速度。